網站首頁  |  歡迎訪問衡陽市中心醫(yī)院官方網站 圖書館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中心醫(yī)院首創(chuàng)“清掃+保留”術

發(fā)布時間:2010年1月14日 預覽:3517

對付頸部淋巴結腫大
中心醫(yī)院首創(chuàng)“清掃+保留”術

   本報訊  最近,衡陽市中心醫(yī)院腫瘤外科通過“淋巴結清掃+多功能保留”方法為一名頸部淋巴結腫大患者成功實施了手術,不僅達到了預期治療目的,而且避免了傳統手術所致的多種并發(fā)癥。這臺手術在衡陽市屬首次開展,標志著中心醫(yī)院腫瘤外科在外科治療頸部淋巴結腫大技術領域邁上新臺階。
  這名31歲的男性患者長期在家務農,兩個多月前發(fā)現右側頸部淋巴結增大。隨著淋巴結逐日腫大,患者在同鄉(xiāng)的百般勸說下到市中心醫(yī)院就診。腫瘤外科專家仔細分析了病情認為,手術治療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人體頸部結構復雜,除了甲狀腺外,氣管、食管、頸動脈、神經等重要組織都從這里經過外,頭面部的許多器官也與其毗鄰。手術稍有疏忽,術后不僅可能出現種種并發(fā)癥,還可能會在頸部留下一條難看的疤痕,致使頸部皮膚麻木,甚至伴隨“塌肩”。
  針對術中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腫瘤外科專家決定為患者采用“清掃+保留”手術方法。譚曙光主任與剛從天津腫瘤醫(yī)院進修歸來的尹軍副主任一道,認真為患者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手術方案,嚴密對手術風險進行了評估。手術采用頸外側單臂鋸齒弧形切口,術中成功保留了頸橫動靜脈、頸外靜脈、頸橫神經、枕小神經、耳大神經、鎖骨上神經、副神經和隔神經。與傳統功能性頸淋巴結清掃術相比,此例手術不僅保留了所有的神經與血管,且無枕部、耳后、頸部皮膚麻木、塌肩、心率失常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手術切口未見傳統“蜈蚣”樣疤痕,細細“線條”幾乎看不出。上周患者已康復出院。
  市中心醫(yī)院腫瘤外科譚曙光主任介紹說,頸部淋巴組織極為豐富,為頭頸、胸腹、腔盆、四肢淋巴的總匯流區(qū),淋巴結高達300多個。頜下淋巴結炎、頸淋巴結結核、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惡性淋巴瘤、甲狀腺癌以及鄰近器官和組織的惡性腫瘤及全身許多器官腫瘤的轉移,都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因此,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決不能聽之任之,而一定要追根尋源,查找病因,早日手術。